日本经贸动向20220519
1. 日本半导体工程师招聘激增至10年前10倍
在日本国内,从事半导体设计等的工程师的招聘出现激增。2021年度的招聘件数增至2012年度的10倍,创出过去10年的新高。以半导体供不应求为契机,各半导体企业加快增强产能,同时开发竞争也很激烈。优秀工程师的确保将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竞争力和制造效率。波及周边行业的获得人才的竞争正日趋激化。
日本大型人才中介企业Recruit日前发布了有关半导体工程师岗位的招聘人数的推移。半导体工程师的相关招聘在2015年度以后呈现增加态势,进入2021年度后进一步激增。自2021年度下半年起,与用于电力控制等的功率半导体相关的招聘也日趋突出。
Recruit的井上和真指出“难以招聘有经验者,补充人才日趋困难。目前的供求环境或将持续一段时间”。
日本各企业不分应届毕业生和社会招聘正大力争取人才。预定投入约1000亿日元、建设功率半导体新制造厂房的东芝计划在招聘2023年4月的应届毕业生之际,大幅增加工程师的招聘。三菱电机正在从公司内其他部门调拨人才,同时推进功率半导体的人员强化。
2. 日本对华贸易连续13个月逆差
日本财务省5月19日发布的4月贸易统计速报显示,贸易收支(出口额减去进口额)逆差8391亿日元,连续9个月出现逆差。4月进出口额均创出历史新高。由于原油等能源价格的上涨,进口额同比增加28.2%,增至8.9154万亿日元,高于出口额的增长。
进口额创出单月数据的新高。继3月之后,连续2个月创出新高。包括原油的原粗油进口额增加99.3%,液化天然气(LNG)增至2.5倍。按数量计算,分别增加9.4%和12.1%。能源价格上涨推高了整体进口额增长。
4月日本出口额增加12.5%,增至8.0762万亿日元,作为单月数据创出仅次于3月的历史第2高水平。钢铁出口以面向意大利为中心增长37.1%,而汽车出口以面向美国为中心增长4.8%。数量均有所减少,但产品单价上升。在经济从新冠疫情中复苏的过程中,原材料价格和物流成本增加。由于对新加坡出口的重油增加,矿物性燃料出口额增至2.3倍。
按地区来看,4月对中国贸易收支连续13个月逆差。出口为减少5.9%的1.489万亿日元,进口为减少5.5%的1.6573万亿日元,均出现下滑。出口创出2020年3月以来的低点,进口则是2020年9月以来的低点。上海防疫封控投下阴影。
3. 小米在日本设立消费者参与的商品研发基地
小米在日本设立在消费者的参与下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流行趋势而开发产品的研发基地“产品制造研究所”。让消费者实际使用上市前的产品等,并听取其意见,根据这些意见为面向日本市场的产品追加功能等。
小米正在海外实施“产品制造研究所”计划。此次将邀请消费者使用该公司的产品,听取商品是否适合日本市场等意见。还会让消费者协助进行上市前的产品测试。5月19日开始招募参加人员。
19日小米发布消息称,将在日本国内推出支持高速通信标准“5G”的中等价位智能手机“红米Note 11pro 5G”。该机型配备了带有1亿800万像素图像传感器的高清摄像头。电池容量为5000毫安时,支持67瓦快充,15分钟即可充电约50%。 该机型采用非接触式IC卡技术“FeliCa”,支持手机支付。建议售价为4.48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360元)。19日开始预约,30日上市。
4. 日本经济复苏速度比美国慢一年
日本经济复苏迟缓。内阁府5月18日发布的2022年1~3月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速报值显示,个人消费增长乏力,换算为年率环比下降1.0%。民间经济学家预期的4~6月平均值增长4.6%,实现较高增长,GDP恢复至新冠疫情前的水平。不过,与1年前已超过疫情前的美国相比,日本的复苏显得迟缓。
日本经济新闻向10名民间经济学家询问了今后的经济预期。预计4~6月增速与降至负值的1~3月相比明显改善,时隔1个季度实现正增长。个人消费将比上季度增长1.7%,实现复苏,设备投资也将增长0.9%,持续扩大。
但是,与美欧相比,日本复苏迟缓。1~3月的实际GDP按年率计算的实际额为538万亿日元,仍低于2019年10~12月(542万亿日元),4~6月有望首次超过,但疫苗接种取得进展的美国已在2021年4~6月超过新冠疫情前水平。而欧元区也在2021年10~12月恢复至疫情前。
多数观点认为今后日本将实现正增长。2022年度增长率预期平均为2.4%。高于被视为0.5%上下的潜在增长率,相较于2021年度(2.1%)也有所加速。日本综合研究所的松村秀树认为,“由于服务消费复苏、消除供应制约,今后将较快增长”。
不过,与2021年底敲定的政府经济展望(3.2%)相比,增长率仍低迷。与截至2022年2~3月的10名经济学家2022年度展望平均值(3.0%)相比也有所下调。法国巴黎银行旗下证券部门的河野龙太郎表示将“乌克兰危机带来的物价走高、中国封控措施以及美国加息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这3点列为风险因素。
由于资源价格走高和日元贬值影响,4月以后,预计消费者物价涨幅徘徊在同比2%左右。1~3月的雇员薪酬同比增加0.7%,但考虑到物价,实际金额仅仅持平。如果生活必需品涨幅超过工资涨幅,会对消费复苏造成影响。
此外,海外经济也成为消极因素。主力出口目的地中国实施严格的防疫封控,经济放缓。日生基础研究所的斋藤太郎指出,“中国经济放缓将对日本出口造成巨大影响。供应链出现混乱,还存在日本国内工厂停工长期化的风险”。
印度-太平洋经济框架(IPEF)五月即将在日本启动
美国拜登政府5月17日发布消息称,5月下旬在日本启动印度-太平洋经济框架(IPEF),力争在供应链和数字领域展开顺畅的合作。
美国商务部部长吉娜·雷蒙多(Gina M. Raimondo)在同一天的记者会上透露了上述消息。拜登将访问韩国和日本,5月23日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进行会谈。24日召开日美澳印“Quad(四方安全对话)”首脑会议。雷蒙多也将陪同拜登出访,在日本宣布IPEF启动。
IPEF是无法重返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拜登政权为替代CPTPP,作为不得已的措施而提出的框架。
具体来说,包括(1)贸易、(2)供应链、(3)基础设施和脱碳化、(4)税收和反腐这4个领域,将启动分别签署政府间协定的谈判。除了日本之外,预计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新加坡等将参加。各领域的参加国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