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头号听力技术企业索诺瓦计划以两位数年均增速加码在华投资 中国总部“落沪”,坚定“投资未来”

Publish Date:2025-05-19     Source:文汇报

前不久,在瑞士日内瓦,备受瞩目的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距此数百公里的苏黎世湖右岸,坐落着一座盛产葡萄酒的小镇——施泰法。全球市场份额最大的听力技术集团索诺瓦从这里起步。

世界经贸形势复杂多变,索诺瓦却保持着自身节奏逆势扩张——不仅收获新客源,更酝酿今年首次携新品亮相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并计划以两位数的年均增速在中国持续发展和投资业务,包括增设线下体验店。

索诺瓦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方芳认为,企业从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中习得的“战略敏捷”,令其始终在全球市场变化浪潮中“快人一步”。凭借遍布全球的生产基地,企业不仅成就了同行口中的“先见之明”,也让产业链、供应链更具韧性,更从容地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高浪急”。

弯道超车

与许多跨国企业发展壮大后再到中国市场寻求“第二增长曲线”不同,索诺瓦的黄金发展期就与中国同步。

世纪之交,助听器恰好处于从模拟转向数字的产业变革期。同样身处喧嚣街头,传统助听器无差别放大所有声音,佩戴者时常觉得吵闹,甚至冒出“一关了之”的想法;采用数字技术信号处理的助听器,却能敏锐识别降低环境噪音、提升人声和语音理解。索诺瓦的掌舵者很快选准了数字赛道,加速技术创新,企业迅速发展起势。

“核心产品在初步形成全球技术优势时,企业第一时间来到中国。”在方芳看来,彼时,助听器行业迈入数字时代,中国听力技术服务市场潜力巨大。

开辟中国市场的决定,改变了索诺瓦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市场构成,也改变了助听器产业的世界版图。

2003年,苏州工业园区内响起隆隆的机器声。长三角庞大的工业制造能力,令索诺瓦有机会弯道超车。如今,其凭借近30%的份额稳稳占据全球助听器规模之最,苏州更一跃成为其亚洲最大生产基地之一。

除规模优势外,中国市场的独特性对索诺瓦至关重要。不久前,这里落成了一条钛金属3D打印生产线,可根据用户耳道形状定制生产耳内式助听器、助听器耳模。索诺瓦新上市的峰力太极AI超算力助听器,也实现了完整的“中国智造”。与笨重的传统助听器不同,超算力助听器就是智能体,其体积与蓝牙耳机相仿,通过不断学习佩戴者身处环境声音、聆听模式,自我迭代升级,主动屏蔽噪音。

方芳以环境噪音举例,从鸟叫虫鸣到汽车行驶声,各种声音的安全等级不同。倘若降低了汽车行驶声,就会导致佩戴者无法清晰判断后方的交通情况,造成风险隐患。如今,索诺瓦通过自研超算力平台,助听器可在嘈杂环境中实时分离多方向人声,显著提升语音清晰度与用户理解力。

“中国的市场、技术、人才优势,成就了索诺瓦在中国的加速发展,也帮助企业筑起技术领先、效率领先的‘战略优势护城河’。”方芳感慨。

战略敏捷

一众跨国企业中,索诺瓦的发展路径有些特别。

该企业在中国拥有4条核心业务线,涵盖耳机、助听器、人工耳蜗、听力保健服务等不同领域。长达20多年里,这些中小品牌都“各美其美”,少有交集。

直至2022年,索诺瓦进入快速发展的战略调整期。企业负责人意识到,倘若不抱团协作,企业就难以高效调用战略资源。经多方考察、比较,索诺瓦中国总部最终“落沪”。为更好实现“1+1>2”的成效,企业在设计组织架构时摒弃了常规路线,并未将中国区域划拨至整个亚太市场中,而是将其作为独立运营区域对待。

“所有业务动向直接汇报给瑞士总部CEO。”方芳回忆,当初正是相中了直线组织架构带来的职业发展机遇,她才毅然割舍了熟悉的传统医疗领域。身处其间,她进一步发现,扁平化的管理架构减少了信息在不同层级流转中的误判、丢失,令企业总能以高度的“战略敏捷”回应中国市场的高速变化。

数字或许更有说服力。索诺瓦中国总部成立3年来,产品上市时间持续提速。以助听器为例,其与全球上市时间差从原先耗费近18个月到压缩至6个月内。

方芳将流程加速归功于“上海总部+苏州基地+海南试验”多点布局带来的资源高效利用。上海丰沛的人才、资金等综合成本优势,苏州积淀的深厚制造经验,加之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政策红利,令索诺瓦有了从数据积累到临床上市的全生命周期“加速器”。

提升产品注册审批时效,意味着企业的“产品代际”能领先同行一个身位。方芳以田忌赛马作比,通过差异化竞争抢占市场,何愁打不开市场、拓不宽销路。

市场养成

与普通产品不同,助听器需要经历漫长的“认知提升期”。

方芳手中有一组数据。在中国,人们从第一张听力图到第一副助听器的时间差约为6至7年,这漫长的犹豫期间平均会带来15至20分贝的听损加深。病耻感、病患本身的不重视,加之市场中良莠不齐的产品,使得助听器始终未能及时启用。

黄浦区局门路,沪上最大的索诺瓦旗下品牌AudioNova海之声旗舰店坐落于此。设立3年多来,这家社区店以每天两位数的咨询量稳扎稳打地攒客源。近日,多位长者推门而入说:“我观察你们3年了,门店稳定、服务不错,想在这里配副助听器”。听闻此言,门店运营经理兼听力师吴彦玢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

多年来,她服务过不少患者。有人曾被骤然放大的声音吓到,有人烦恼于佩戴助听器“太吵”、不戴又听不见。“就像配眼镜,助听器也有适应期。”吴彦玢解释,倘若老人连续多年沉浸于寂静的世界中,很难立刻接受正常声音。一名合格的听力师要学会因人定制康复计划,循序渐进地把声音“投喂”给病患,才能帮助其慢慢适应,恢复社交。

门店还专门放置了听损模拟剧场设备。“家人只有真正代入病患的视角,才能理解他、走进他。”吴彦玢说,这台模拟机让病患与家人之间多了一分共情,少了一分抱怨。

培养更多听力师、制定科学的助听器产品标准……诸多难题亟待攻克,索诺瓦也坚定地“投资中国,投资未来”。

黄浦滨江,索诺瓦中国总部的办公区域正焕新改造,计划嵌入听力学院。未来,这里将面向有志于听力服务的青年,提供从科研到实践的全链条培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