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企业是上海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五个中心”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力量。上海市创新型企业总部首批共有40家企业获得授牌。为支持更多高成长性企业和研发机构升级打造创新型企业总部,我们推出“上海市创新型企业总部风采”系列推文。
本期介绍的是总部位于奉贤区的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它是生物医药领域入选企业之一。
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黄药业”)成立于2001年,是上海首家中药合资企业。其前身原上海中药制药一厂,由沪上四家百年药店雷允上、胡庆余、童涵春、蔡同德于1958年合并而成。公司旗下产品74个,拥有丸剂、片剂、注射剂等剂型,“上药”牌注册商标及麝香保心丸、胆宁片、正气片、生脉注射液等系列现代中药产品。
在传承经典中药产品的基础上,上海和黄药业自建立以来,不断应用国际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对传统中药产品进行二次开发,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进一步阐明了复方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理和临床疗效,建立了现代中药全面质量控制体系,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为我国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开创了崭新局面。
国家保密独家产品麝香保心丸现代创新研究成果先后荣获2011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我国中药现代化研究提供了示范。2021年,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教授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范维琥教授领衔开展的、符合国际规范的麝香保心丸大型循证研究结果发表。作为我国中医药研究中为数不多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V期临床试验,其堪称“中医药现代化的里程碑式”研究,对于冠心病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另一重点品种胆宁片在中药现代化的基础上推进中药国际化,分别于2016年和2019年获得加拿大天然药品上市许可证和境外生产场地认证;并在克服新冠疫情较多困难的情况下,于2022年成功出口加拿大,实现了以药品身份、合法途径进入国际主流药品市场,为艰难的中药国际化道路探索了可行路径,具有中药国际化里程碑性的示范意义。2023年,独家品种正气片继胆宁片后获得加拿大天然药品上市许可证,成为公司在国际上获批上市的第二个中成药复方品种。
上海和黄药业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发展,通过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实现了经营业绩的稳定增长。企业于2017年通过“国家知识产权贯标”认证,2018年通过“上海市专利示范企业”验收;2017年,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2019年,公司技术中心获批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021年,公司荣获“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称号,2023年入选《2023上海硬核科技企业TOP100榜单》。目前,公司在研新产品10个,其中1类新药6个、3类新药4个,分别处在不同进展阶段。截至2023年底,共承担政府科技计划项目44项,其中,国家科技部、工信部、中医药管理局等国家级项目9项。
企业发展征程中,上海和黄药业还创新性地发展出以“两化”、“两全”(两化——基于临床价值和需求,推进中药现代化、国际化;两全——基于优良品质保障,实行全产业链质量控制和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为纲领的“现代中药质量管理模式”,为企业的高质量产品和高标准服务提供了保障,并因此获颁2021年度“上海市质量金奖”。
近年来,上海和黄药业以“数字赋能”作为战略定位之一,以“智能制造”为导向,在全产业链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和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制造、药材基地建设等方面持续不断加大投入,聚焦中成药制造智能化、绿色化、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打造了生产安全、质量稳定、过程高效、物料可追溯、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口服制剂智能工厂,向着“数智和黄”的目标不断迈进。
未来,上海和黄药业将继续秉承“创新传统中药,服务健康中国”的宗旨,不断推进中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并聚焦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将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技术与中成药制造工艺高度融合,全面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从“智能工厂”到“数智和黄”的全面建设,并不断提高创新型企业总部能级,为民众提供更多具有卓越临床疗效的产品,以实际行动推进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建设,推动上海创新型经济发展!
当前,奉贤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聚焦美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方向,积极建设上海先进制造业承载区,打响“东方美谷”品牌,正激活科技创新第一动力,重点关注并培育基础理论、底层技术、颠覆项目、跨界融合、转移转化“五个创新”,深化“基金+基地”“工业上楼”等创新模式,抢占通用大模型、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新赛道新业态,形成新的生产力、培育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