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在上海、创新在上海、投资在上海!世界设计之都大会首办“设计之夜”

发布日期:2025-09-28     来源:上观新闻

让上海成为全球设计资源的“汇聚地”、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的“桥头堡”。

9月25日晚,黄浦江畔跃起灵动的绿色光影。

2025世界设计之都大会(WDCC2025)开幕日,首次举办的“Night of Design设计之夜”伴随上海交响乐团轻盈欢畅的乐曲拉开帷幕。

作为世界设计之都大会的全新策划,“Night of Design设计之夜”以“上海:创意与时尚之城”为主题,旨在为国内外嘉宾打造一个思想碰撞、灵感交融、合作共创的独特平台,为上海建设世界一流设计之都贡献智慧。

穿过草木葱茏的“Fresh Door”, 200余位国际时尚大师、产业专家学者、国际组织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代表、U35青年设计师代表,以及来自相关院校、特邀国际品牌、本土时尚企业、设计师品牌、投资机构及媒体机构代表等,身着含有“绿色生态可持续”元素的服装,走入活动现场,共赴行业盛宴。

浦江璀璨,创意涌动。作为一场聚焦产业投资与多元对话的设计盛典,活动特设时尚消费品产业推介环节,全面展现上海作为国际品牌落地热土和本土力量成长沃土的双重优势。通过全面的数据和具象的实例,向全球投资者和品牌方展示上海在设计领域的政策环境、产业基础、人才集聚、市场潜力等核心竞争力。

活动邀请高瓴创投合伙人戴粤湘、高梵创始人吴昆明、FENG CHEN WANG创始人王逢陈,围绕资本赋能、品牌成长、产业升级等热点议题,分享其在上海推动产业创新、实现价值跃升的实践路径,携手诠释设计如何激发生产、生态与生活的共生共荣。

资本是联结设计与产业的桥梁。戴粤湘从投资人的视角,将近期由潮玩labubu掀起的热潮定义为“一次设计时尚资本的起义”,“投资标的从实物资产变成情感共识,投资方式从长期持有变成了生态布局,奢侈品正在用联名的方式,快速‘认购’新兴的文化影响力。Labubu在我们耳边喊出一句话:情感即货币、共识即资产、社群即交易所。”

从消费端美妆集合店 Harmay(话梅)对美妆零售的颠覆、单板滑雪品牌Burton的文化时尚表达,到技术端屹乐温控科技研发的面料实现服装温度自主调节、咖爷科技重新定义被欧洲长期垄断的全自动商用咖啡机行业……通过细数高瓴在创意设计领域的投资项目,戴粤湘判定:“设计不再是美的附属,而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消费增长的重要驱动力。这些项目的成长正源自‘设计在上海、创新在上海、投资在上海’的深厚土壤与蓬勃活力。”

吴昆明同样表达了对上海设计生态的认可。他所带领的高梵与中国科学院等顶级研发机构合作,以241件发明专利,成为全球羽绒服行业发明专利数量第一的中国品牌。“经过长达两年的谨慎思考与实地考察,我们计划在继建立巴黎、米兰奢研中心之后,把高梵的全球第三个奢研中心落地上海。希望充分整合上海作为设计之都、时尚之都与金融中心的顶尖资源,集结上海顶尖的设计人才、科技资源与消费生态,强化“科技+时尚”的品牌定位。”

作为“U35”青年设计人才计划的代表,新生代设计师王逢陈表示,上海独特的“连接力”无可替代——让设计师既能与老匠人深入合作、传承技艺,又能实时接轨全球时尚资源。“加上梧桐树下的烟火灵感,以及城市给予的深切支持,都成为我们成长的温度和养分。我无比笃定:要在上海,让 Feng Chen Wang 长成真正扎根中国、属于世界的国际品牌。”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六位冠军身着Feng Chen Wang品牌设计的奥林匹克会旗护旗手服装走进鸟巢。渐变的中国山水画服装设计,与全场灯光交织成一幅流动的画卷。这一刻让品牌创始人王逢陈更深刻地理解到:“设计可以承载民族的记忆,也可以成为国家的形象。”

中国设计,如何从上海走向世界?王逢陈分享了她始终坚持的一件事:扎根文化。“我们品牌的经典竹包,工匠需要数月时间,让竹篾晾晒、塑形、拼接,才能成型;植物染工艺要守着染缸等待草木的颜色慢慢沁入棉布。这些看似缓慢的过程,正是中国设计最珍贵的底气所在。”

设计无界,连接古今,融通东西。活动中,著名昆曲艺术家张军及艺术家团队,带来水磨新调·【江儿水】昆曲与小提琴的对话,演绎海派昆曲的传承与创新。伴随着传统与现代旋律的共鸣,创意与时尚的火花被持续激发——在接下来的“Open Talk”环节,与会嘉宾们展开近距离、高规格的产业对话,共话如何从秀场走向市场,从创意走向产业,从传统走向现代,从上海走向世界……

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上海从外滩百年风华到浦东现代天际,从匠心独运的“上海牌”到引领潮流的“新国货”,始终将设计深度融入城市肌理,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创意设计产业规模超1.6万亿元,构建起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时尚设计与国际同频共振,数字设计、服务设计国内领先的产业体系。面向未来,上海将以更大力度推进设计之都建设,全力构筑一流设计生态,实现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协同,打造成为全球设计资源的“汇聚地”、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的“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