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优势互补之笔 中澳共绘经贸共赢“同心圆”

发布日期:2025-07-02     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中澳自贸协定的实施让澳中两国经济高度互补的现实变得可见、可行。”“中澳自由贸易协定取得的成果令人瞩目,充分证明了自由贸易的有效性。面对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应坚定表明对开放世界的支持。”……

当地时间6月27日,以“同合作·共致远”暨中澳自贸协定签署十周年纪念为主题的澳大利亚中华经贸文化交流促进会第五届第三次年会在悉尼举办,澳大利亚前贸易与投资部长安德鲁·罗布在出席活动时如是说道。

签署中澳自贸协定是中澳经贸关系的里程碑事件。业界普遍认为,作为中国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签署的首个高水平自贸协定,中澳自贸协定自2015年12月生效实施以来,充分发挥重要引擎作用,有力促进了两国经贸往来,推动双边经贸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数据显示,2009年以来,中国已连续16年成为澳大利亚第一大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地。中国是澳大利亚农产品和矿产品的主要进口国,澳大利亚超过1/4的出口收入来自中国,中国进口的铁矿石60%以上来自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也向中国进口大量的工业制成品,两国经贸呈现较强的互补性。

特别是近两年来,中澳在深化经贸领域合作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2024年3月,中国宣布终止对澳大利亚进口葡萄酒征收反倾销税;5月,中国宣布取消对澳大利亚5家主要牛肉生产商的进口禁令;6月,中澳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与澳大利亚外交贸易部关于2024至2025年进一步促进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协定实施的谅解备忘录》,为双方进一步深化自贸协定框架下的合作、继续发掘协定潜能、推动中澳经贸关系稳定健康发展注入新动能;12月,中国批准了符合要求的澳两家肉类企业产品恢复对华出口,取消对澳大利亚龙虾的进口限制。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此前表示,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澳两国在一系列经贸问题上取得积极进展,充分表明只要双方坚持相互尊重、互利合作,加强沟通与对话,就能妥善解决好各自经贸关切。中方支持两国企业继续深化拓展在传统和新兴领域的经贸合作,推动双边经贸关系高质量发展,造福两国人民。

今年是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第二个十年的开局之年,也是中澳自贸协定签署十周年。十年来,中澳自贸协定寄托了两国各界对继续深化合作、携手共创未来的共同期盼。回顾两国关系发展历程,最重要的经验启示是坚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互利合作。

“2023年以来,中澳双方高层互动恢复,推动政治关系改善,进一步释放了经贸合作潜力。”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许利平表示,中澳经贸合作潜力巨大,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未来两国可聚焦共同利益,深化双边机制化合作,推动经贸关系行稳致远。

“经贸关系是中澳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石。中澳两国经济高度互补,是天然的合作伙伴。” FX168财经学院副院长许亚鑫对国际商报记者分析,中澳经贸合作前景广阔,未来,两国不仅可延续能源、农业等传统经贸领域的合作,还能深化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的贸易投资合作,推动优势产业精准对接。

日前,由北京市国际服务贸易事务中心和澳大利亚驻华使领馆商务处共同主办的“永不落幕服贸会”主宾国澳大利亚专题暨澳大利亚国家馆展前商务推介交流会在京举行。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公使兼副大使费致远在会上发言时同样强调了澳中双方较强的经贸互补性。他介绍,2023—2024财年,澳大利亚对中国的货物和服务贸易出口额达2127亿澳元(约合1万亿元人民币),服务贸易额同比增长42.3%。

据悉,今年9月,澳大利亚将组织服贸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展团,包括澳新银行、澳洲会计师公会和澳大利亚旅游局等在内的近60家澳大利亚机构和企业将亮相2025年服贸会,全面展示澳大利亚在绿色经济、教育、旅游、食品、消费品和健康等众多领域的优势,探索和深化与中国企业的商业机遇。

作为亚太经合组织(APEC)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共同成员,中澳加强合作对推动区域繁荣和经济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示范引领作用。“中澳加强合作,既能将互补优势转化为两国共同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有助于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为两国、地区乃至全球经济的发展注入更多动力。”许亚鑫说。

许亚鑫认为,当前,中澳经贸合作日益密切,双方在多个层级和领域的互动频繁,为两国乃至地区和全球经济发展带来利好。随着中澳关系持续回暖,以及APEC、RCEP等合作机制的不断深化,未来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