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创“白名单+差异化合格评定”检验模式,进口消费品加速入沪 2万多款首发新品“上海速度”通关

发布日期:2025-05-19     来源:文汇报

首发经济再添新政,首发进口消费品通关迎来“上海速度”。记者从昨天举行的“首发经济进口消费品检验便利化措施”新闻通气会获悉,针对消费品总部企业通关便利化诉求,市商务委、上海海关联合发布《关于开展首发进口消费品检验便利化措施试点的公告》,通过全国首创的“白名单+差异化合格评定”的检验模式,为“首展、首秀、首店、首发”进口消费品提速增效。

数据显示,1月至4月,上海新增首店301家,其中全球及亚洲首店7家,全国及内地首店41家,高能级首店合计占比16%,首展首秀成为“上海标配”,为城市带来巨大流量。

铺就首发消费品通关“快车道”

一条连接全球新品与上海市场的“快车道”正加速铺开。今年发布的“首发上海3.0版”支持政策中新增3项新举措,其中两条主打首发进口新品通关便利化,有针对性地解决首发消费品进口企业对“快速通关”与“无损检验”的实际诉求。

上海海关商检处处长潘晓毅介绍,上海海关创新推出阶梯式便利化体系,实现进口消费品检验“零损耗、无等待”。对于不进入流通领域的首展首秀展品、单批次20件以下的小批量新品,实施“合格保证、快速验放”;20件以上批量进口的首发新品,可凭资质实验室签发的检测报告快速验放,免除重复检测。

“便利化措施实施后,预计单票货物平均通关时间效率提升80%以上,进口餐具等长检测周期产品节省通关时间达两周。”潘晓毅介绍,新政策将便利化措施扩展至“展、秀、店、品”全场景,适用范围扩展至服装、玩具、餐具、电子电器等全品类进口首发消费品,为国际品牌提供“引进来”全周期服务,持续放大上海首发经济集聚效应,有效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记者了解到,便利化通关政策试点启动以来,已有14家跨国品牌中国总部携20个消费品品牌申请纳入白名单,2万多款全球或地区首发新品正加速来到上海,让中国消费者同步享受更多全球首发体验。

助力上海成为全球品牌首发高地

海关数据显示,去年,上海口岸进口服装、玩具等消费品达50余万批,占全国半数;今年一季度,进口服装、玩具等消费品货值突破50亿元。

如今,高端毛绒玩具公司吉利猫正通过首发通道把更多新品带来上海。 “4月中旬,我们已完成首批首发进口消费品申报工作,申报清单中的大部分商品已顺利抵达,清关手续高效顺畅。”吉利猫销售运作总监孔颖表示,便利化检验程序不仅为吉利猫节省宝贵时间成本和运营资源,更保障新品上市时效性,这让企业更有信心向英国总部争取更多新品来沪首发。

“我们的高端瓷器体积大、成本高,现在的无损检测技术无需破坏产品即可完成检测,大大降低了我们的成本。”菲时卡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财务总监裘珺告诉记者,得益于通关便利化措施,现在品牌通关效率大大提升,整体流程从原来的一周缩短至两三天。目前,菲时卡正计划加大韦奇伍德和皇家哥本哈根两大品牌新品引进力度,把更多好物加速带给中国消费者。

“首发通关便利化政策正吸引越来越多企业选择上海作为新品首发地。”静安区商务委副主任夏麟表示,该区已有路易威登、迪奥、普拉达、博柏利等8家国际一线品牌申请加入通关白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