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虹口

发布日期:2019-11-04

虹口区投资机遇指南

      一、投资机遇

   

        虹口因虹口港而得名,位于上海中心城区东北部。全区面积23.4平方公里,辖8个街道,区域总人口超过80万。虹口是全国最早开放的地区之一,自上海开埠以来,虹口始终是重要的航运、商贸和物资集聚地,文化底蕴深厚,历百载而不衰,习近平总书记将虹口称为:“海派文化的发祥地、先进文化的策源地和文化名人的聚集地。”
       近年来,虹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区位优势逐步凸显,形成了“2+4+X”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形成南中北三大功能区布局,统筹推进产业、功能、形态协调发展。虹口的发展,承载过去的辉煌,经历目前的日新月异,在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深刻印记,面对机遇,虹口商机无限。到2020年,虹口将基本建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重要功能区,基本建成具有影响力的创意创业活力区,基本建成开放多元的海派文化传承发展区,基本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城区。

      二、特色区域(重点发展区域)


        在区域功能提升转型上,我们着力建设南中北三大区块。南部金融航运双重承载区,坚持与外滩、陆家嘴的有机联动、错位发展;中部商旅文体融合发展区,注重协调推进,激活商旅文体以及区内水系等特色资源优势;北部科技创新产业集聚区,推进科技创新发展。
        1. 南部功能区(北外滩)

          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点功能区域,与外滩、陆家嘴共同构成上海中央商务区布局,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一城一带”中“外滩金融集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南部功能区(北外滩)对标城市中央活动区(CAZ)定位,聚焦金融、航运等高端商业商务发展,未来五年,将基本完成旧区改造,新增商务商业载体190万平方米,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功能区。
         2.中部功能区

         是虹口魅力的体现,融入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发挥历史人文、生态水系优势,聚焦环虹口足球场、环四川北路—音乐谷、环瑞虹新城区域,加强要素融合和功能提升。未来五年,中部地区将新增功能性载体90万平方米,成为商旅文体融合发展的特色区域。
         3.北部功能区


        是虹口活力的体现,融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城市更新、产业升级和项目落地,深化区、校、院、所之间联动发展,促进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集聚,着力打造具有虹口特色的“硅巷型”科技创新城。绿色技术银行、中比科技创新产业加速器、牛津中国创新项目等一批重点科技创新合作项目相继落地。未来五年,北部地区将新增创新创业载体70万平方米,成为虹口创新活力的体现和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承载区域。

       三、投资领域(产业特色)

        1. 做高做强航运服务业。      

        目前,注册区内的航运服务企业4400多家,航运功能性机构超过35家,是全国航运企业、航运功能性机构和航运要素最为集聚的区域之一。歌诗达邮轮、皇家加勒比游轮、公主邮轮等全球最领先的邮轮公司,克拉克森、辛普森、豪罗宾逊等世界知名的航运经纪公司均落户虹口。全国第一单航运运价指数交易在虹口鸣锣——上海航运运价交易有限公司推出上海出口集装箱中远期运价交易和中国沿海煤炭运价交易,填补了国内航运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空白。全国首个“航运服务总部基地”称号被交通运输部授予北外滩。全国第一个无车承运业务试点项目在北外滩先行先试。第一家航运产业基金管理公司——上海航运产业基金管理公司正式运作。

       “十三五”期间,虹口区将围绕“一线两圈四中心”全力推进北外滩航运服务总部基地建设。即:以北外滩沿江沿线为航运服务总部基地核心区域,以三游元素为特色,促进航运、金融、商贸、文化产业融合。围绕北外滩航运中心,依托霍山路圈周边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国内外航运界的交流沟通平台和航运信息数据中心。以国家级船员评估中心项目为核心,在密云路圈大力发展船员权益保障、人才服务外包等功能,形成船员服务一站式功能区。结合北外滩产业基础和楼宇条件,打造国际航运交流服务中心、国际航运人才服务中心、国际航运金融服务中心和国际航运创新企业服务中心。
        2. 做特做强金融服务业

        虹口北外滩,堪称上海金融服务业发展的风水宝地,新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就在这里鸣锣开市。虹口将大力发展以资产管理、私人理财、股权投资、风险投资、对冲基金和证券交易等财富管理为特色的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金融机构集聚度。
目前,全国近十分之一的公募基金公司注册在虹口。2011年以来新引进基金管理、股权投资、资产管理等各类金融服务业1400余家,资金管理规模超4.5万亿人民币,包括赛领国际投资基金为代表的金融服务创新模式。国开投、中建投、新华保险分公司、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中信兴业、华菁证券、邮储银行第二总部、苏州银行营运总部等大型金融机构入驻虹口。
        3. 做大做强现代商贸业

        商贸业既是虹口的支柱产业,也是实现“十三五”创新转型目标的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虹口商业布局日趋完善,正在形成北外滩滨江世界级滨水商圈、四川北路市级特色商业街(区)、主题特色商圈、集中式社区商业中心融合发展的“一线一街多圈多点”商业格局。     商贸服务能级不断提升,诸多世界百强品牌入驻,“上海酒节”等活动屡获殊荣。虹口将结合“中共四大纪念馆”、“海派文化中心”等大项目的落成,整合文化商贸旅游资源;推动现代化社区商业商务功能建设,完善多层次现代商业布局;推进上海国际酒类现代商贸服务功能区建设,完善贸易服务功能,打造进口商品集散地和进口企业集聚地,形成特色商贸发展格局。

       4. 做实化创意产做响文业      

        文化是虹口的一张名片,虹口正围绕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推进文化强区建设;上海12片历史文化风貌区,虹口拥有“两片半”——山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和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的苏州河北岸部分;上海音乐谷逐步形成品牌效应,1933老场坊、半岛湾、星梦剧场等项目巧妙融合古老建筑的底蕴和时尚创意的韵味,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虹口将加快资源整合,优化调整结构,加快国家音乐产业基地、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虹口园)和文创园区等载体建设,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商贸、旅游、体育、科技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强发展活力,让虹口文化创意产业绽放绚丽风采。
        5.  做精做亮绿色环保产业

        虹口代表上海承接了“绿色技术银行”项目,总部选址北外滩浦江国际金融广场,努力打造绿色技术创新要素集聚示范区。以花园坊为核心的低碳环保产业发展服务平台初步形成,已集聚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上海市能效中心等20余家节能环保核心功能机构,推进上海低碳经济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建设,推动成立上海节能产业发展联盟;促进低碳产业与金融产品融合发展,探索实施碳交易、碳盘查等创新试点,构建碳金融产业高地。
        6. 做新做大专业服务业

        近年来,以检测认证、法律服务、工程咨询等行业为代表的专业服务业对虹口经济形成了稳定支撑。虹口在大柏树地区打造上海国际人才港,着眼于人力资源市场和产业链的培育和孵化,集聚各类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
虹口将结合科技创新项目和平台基地建设,重点发展研发设计服务;通过引进第三方机构,积极发展检测认证服务;搭建市场化、专业化的人才服务平台,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引进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商务咨询企业等专业服务机构,加快发展商务服务;围绕个人征信产业链,培育发展征信服务。

     四、 投资服务

        1. 虹口区商务委员会
        优化外资企业营商环境,统筹协调全区外资企业服务资源
        地址:上海市飞虹路518号1305室
        电话:86-021-25658335
        联系人:沈女士


        2. 虹口区投资服务中心第三分中心
        为到虹口投资的海外客商提供投资咨询、注册服务、政策扶持等综合性服务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曲阳路910号806室
        电话:65100757
        联系人:黄先生

    五、 重点楼宇
       1. 白玉兰广场


14.7万平方米超甲级写字楼、11.2万平方米购物中心、8.4万平方米上海首家W酒店、0.3万平方米文化娱乐中心为一体的世界级城市综合体,将成为上海新地标。

 

       2. 凯德来福士


甲级双塔写字楼19万平方米,12.7万平方米商业商务配套,与轨交12号线无缝接轨。



       3. 上海星荟中心


11.8万平方米超甲级写字楼、7.2万平方米商业广场为一体的商业商务中心。
 

      4. 浦江国际金融广场


5A级写字楼、国际LEEDL绿色建筑认证、中国绿色建筑设计;商务面积6.9万平方米。
 

       5. 上海一方中心


甲级双塔写字楼4.8万平方米,2.7万平方米商业商务配套。与轨交12号线无缝接轨,紧邻新建路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