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宝山

发布日期:2019-11-02

宝山区对接第二届进博会投资机遇指南

一、投资机遇:

 

1、区位优势
 

宝山区位于上海北部门户,地处长江、黄浦江、吴淞江交汇处,滨江岸线达46.5公里。全区总面积293.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3万,下辖12个街镇,2个市级工业园区。
 

距离浦东国际机场约40分钟车程;距离虹桥交通枢纽(虹桥机场、高铁站)约30 分钟车程。区域内有中环、外环、郊环、S7、沪太路、南北高架、逸仙路高架等快速交通;以及1/3/7号轨交线和10/15/18号在建轨交线、19/21/22/24/26/29号规划中的轨交线。
 

2、综合竞争力
 

作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桥头堡,宝山区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中被纳入上海建设卓越全球城市主城区。近年来,宝山围绕建设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承载区、城市功能转型的最佳实践区的目标,不断向更高水平的城乡一体化迈进,着力打造创新创意创业相促进、生态生产生活相融合、宜居宜业宜游相协调的现代化滨江新城区。
 

全区生态绿化建设跨越式发展,绿化覆盖面积达到7957.04公顷,绿化林地覆盖率达29.36%,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1.9平方米,城市环境极大改善。区内有各类旅游景区21家,其中国家4A级旅游景区6家,总数全市排名第二。
教育文化卫生事业蓬勃发展,优质教育资源纷纷引进落地,华二宝山实验学校、上海大学宝山外国语学校成功开办。“文化四季”品牌凸显城市魅力,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黑池舞蹈节等各类活动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健康宝山建设不断加快,医疗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华山医院北院、第九人民医院北院等一批市级三甲医院纷纷进驻。
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着力发展都市现代绿色农业,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高标准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美丽乡村示范村,罗店镇“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和罗泾镇“全国特色小镇”建设稳步推进。
 

3、产业定位
 

“十三五”期间,宝山坚持“深度融合,转型发展”的主线,立足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科创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老工业区转型为突破口,以城市更新为路径,以创新、和谐、共享、绿色、便捷、智慧为导向,加快转型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落实四大品牌战略,积极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1+4+X”现代化产业体系。即“1”个品牌产业:邮轮产业;“4”大主导产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及生命健康产业;“X”类特色服务业:建筑科技服务业、节能环保服务业、互联网平台经济等。
 

4、产业布局
 

近年来,宝山坚持整合区域资源,在全市率先制定区级产业地图,明确了“四大产业功能分区”:即南部片区(科技商务片区),对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重点培育总部经济、高技术产业、商务办公、研发设计等产业;东部片区(国际航运中心北部片区),对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依托邮轮港、吴淞创新城和杨行城市枢纽,打造城市副中心,重点培育航运、商贸、科教、文化等功能;中部片区(生产性服务业片区),打造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区,重点培育智能制造、信息服务、研发设计、文化创意、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北部片区(先进制造业片区),结合罗泾港转型调整,促进港区联动,打造先进制造业承载区,重点培育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同时,积极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现代化新型产业体系,形成“1+2+3+5”产业空间布局,即“1”个特色产业带:邮轮滨江产业发展带,围绕从邮轮港到邮轮城的产业升级布局;“2”个市级重点转型区:以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节能环保和智慧医疗为主导产业的南大生态智慧城,和以新材料、智能硬件、邮轮服务、节能环保为主导产业的吴淞创新城;“3”个服务业发展带:,即依托轨道交通1、3、7号线,分别围绕创新、创业和创意,形成了面上辐射、点上集聚、线上联通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5”个重点产业园区:上海机器人产业园、宝山城市工业园区、宝山工业园区、罗店工业园区和月杨工业园区,侧重制造业的升级和整体地区转型。
 

二、投资领域和特色区域
 

邮轮经济产业:
 

为更好地服务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围绕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目标,宝山立足游客吞吐量亚洲第一、全球第四的吴淞口国际邮轮母港优势,充分整合滨江资源、完善母港功能、创新扶持政策、提升发展环境,积极打造邮轮产业集群,推动港城联动,加快发展邮轮经济,全力推进中国邮轮旅游发展示范区建设,引领中国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
 

宝山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邮轮企业总部基地,扩大与国内外邮轮企业的合作,积极打造国际邮轮商务区;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邮轮服务贸易示范基地,吸引和集聚各类总部型企业落户宝山。宝山区现已聚集地中海、歌诗达等邮轮相关企业约150家,全区邮轮经济直接规模约60亿元,带动邮轮旅游销售约160亿元。

 

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邮轮母港,不断提升邮轮母港综合服务水平,积极创建全国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单位和“国际卫生港”;持续推进邮轮船供业务发展,打造具有“全球采购、全球配送”功能的上海国际邮轮物资配送中心。全力构筑全产业链的邮轮经济发展高地,鼓励邮轮设计、维修、制造企业参与本地邮轮制造计划,推动邮轮产业上游突破;研究制定邮轮修造业发展扶持政策,引导鼓励相关企业落户上海中船国际邮轮产业园;吸引其他邮轮相关企业落户宝山,加快形成优势产业集群。推动产城融合区港联动发展,加强与上海自贸区和自由贸易港政策联动,积极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设立申报工作;加快推动产城融合,持续优化邮轮滨江带功能布局;启动宝山滨江整体开发建设规划,推动邮轮港大交通体系规划落地。优化邮轮经济发展的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畅通企业与政府的沟通渠道,营造邮轮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新材料产业:
 

宝山着力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依托金属新材料和功能性材料产业基础,围绕上海市高温超导产业基地、上海石墨烯产业技术功能型平台和宝钢优质产业集聚,充分发挥在超碳、超导、超硅、精品钢等前沿新材料领域的先发优势,培育创新能力领先的新材料产业集群。
 

——上海市高温超导产业基地落户于宝山城市工业园区,高温超导技术作为具有战略意义的前沿引领技术,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在城市电网改造、磁悬浮交通、大科学装置等领域都展现出广泛应用前景,目前中国首条公里级高温超导电缆示范工程已在基地启动,预计2019年底实现挂网运行。
 

——宝钢是上海的精品钢产业基地。近年来,宝钢集团实施大手笔的产业布局调整,重点将冶炼、热轧以及延伸加工中属大规模生产的品种向宝山集中,积极构建北部钢铁精品基地,形成了碳钢板管精品制造中心、不锈钢精品制造中心、特钢精品制造中心三大专业化生产中心以及位于宝山罗泾镇的钢铁建成延伸加工基地。
 

——上海市石墨烯产业技术功能型平台是由上海市科委和宝山区共同打造的石墨烯技术成果产业化的服务平台,位于上海宝山城市工业园区。平台围绕石墨烯产业,聚焦石墨烯应用,系统集成石墨烯创新创业资源,引领石墨烯产业技术的发展方向,促进上海石墨烯产业集群的形成,打造石墨烯领域的创新人才高地,是上海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科创中心的重要示范窗口。
 

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
 

2018年,宝山区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领域实现产值373.3亿元,占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近20%。有117家机器人相关规模以上企业落户宝山。
 

坐落于顾村镇的上海机器人产业园吸引了50多家机器人及配套企业入驻,其中有全球排名第一的发那科机器人、国内汽车装配领域的佼佼者“赛赫智能”、全球智能焊接龙头企业“伏能士”、国内领先的工业机器人研发制造商“众宏自动化”以及“鑫燕隆”、“中航飞行模拟器”等以智能装备制造为主体的总部型企业,国家机器人检测中心等科研机构都已正式落地,以机器人等智能装备为主的科创载体达10万平方米,到2020年达到约35万平方米。同时,“全球工业机器人四巨头”之一的日本安川电机,也正在和宝山区积极合作——计划投资50亿元的国家重大专项安川半导体机器人预计今年年底投产。
 

在集聚重点企业的基础上,宝山区将持续引进优质项目,着力打造中国机器人产业集聚发展的标杆区。
 

生物医药产业:
 

宝山区聚焦创新药物的研制和产业化,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企业,已聚集复星长征、黄海制药、景峰制药等骨干医药类企业。
 

同时,为强化产业集聚度,宝山区罗店镇正积极筹建“上海生命健康产业园”,将依托罗店罗店工业园区已入驻的景峰制药、朝晖药业、景泽生物等优质企业,推动生物医药技术的产业孵化和创新服务应用,并提供一体化一条龙的专业支持和全程服务,包括前期孵化、资本对接、生产制造、服务应用,打造智慧医疗和康养产业的最佳实践地。
 

平台经济:

 

近年来,我区聚焦国家“互联网+供应链创新”产业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特色,大力发展以大宗商品电商平台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经济,依托钢银电商(全国排名第一)、欧冶云商(上海钢铁交易中心)(全国排名第二)、我的钢铁网(具有全球影响力)等40家重点互联网平台,建成全国最大的钢铁电商交易中心,交易量(开票)占全国总量56%,使宝山成为全国钢铁电商平台交易集聚和大宗商品咨讯服务高地。其中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我的钢铁”网作为全球知名的行业资讯网站,每天发布的钢材价格,是我国钢铁贸易结算的基准参考价格,其所编制的上海螺纹钢价格指数、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分别被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新交所、淡水河谷和必和必拓采用,是全球商品交易指数领域的第一个“中国指数”。
 

三、投资服务
 

宝山支持产业发展“1+9”系列政策
 

宝山区自2011年开始实行支持产业发展“1+9”系列政策,“1”指的是支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的总的意见,“9”指的是关于邮轮经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金融服务、节能减排、文化创意、农业产业化、人才发展等9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政策执行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机器人、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邮轮产业、平台经济、移动互联网等“四新”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加快集聚,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顺利落户,一批重大转型项目落地,一批创新载体快速发展,区域经济结构逐步优化,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1+9”政策重点聚焦科创中心建设,加速集聚创新资源,加快集聚创新创业人才,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和高端化发展;聚焦新兴服务业发展和创新型企业引入,着力培育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
 

一网通办:
 

从“企业开办”到“企业开业”,宝山区让企业感受“点菜式”服务的周到。宝山区专门在区行政服务中心设置了开办企业“一窗通”服务专区,让申请人通过智能导引系统合理引导,到指定窗口办理业务,等候时间大大缩短,办理流程更加简明。同时,还有专门的辅助帮办人员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咨询指导、陪同办理、快速办理、委托帮办、证照寄递等各类服务。从“一门”到“一窗”的转变,将各自原有的窗口服务做了提前对接和延伸拓展,实现了数据互联互通与流程优化再造,进一步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化程度,持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