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企业高管为投资上海“站台”——拥抱上海机遇,融入上海发展

发布日期:2025-03-26     来源:文汇报

上海有7.8万家外资企业、1016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91家外资研发中心……为什么外企如此青睐上海、坚定地选择上海?未来将如何更好拥抱上海机遇、融入上海发展?在25日举行的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上,跨国企业代表们纷纷给出他们的答案。

达索:在沪建实验室以实现全球目标

“上海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活力,多领域产业蓬勃发展,为企业提供了绝佳的投资机遇。”在沪参加全球投资促进大会的法国达索系统全球品牌执行副总裁菲利普·劳弗如此赞叹。

达索是全球领先的3D体验解决方案提供商,也是一家大型工业软件跨国企业,拥有40余年行业经验,通过其领先的虚拟仿真技术,助力企业实现全流程创新,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建立了广泛客户网络。

上海是达索中国乃至亚太总部的所在地。达索大中华区总裁张鹰表示,近年来,达索在中国的业务连续实现两位数的年度增长,关键在于上海拥有良好的产业链布局、人才环境以及营商服务,同时拥有可以辐射全国的基础设施和区位优势。经过20多年的深耕,达索对中国市场、对上海拥有非常强的信心。张鹰透露,达索不仅在中国开展营销攻势,更希望加大研发创新的力度。不久前,公司刚刚在陆家嘴成立3D技术实验室,希望能借此建立一个孵化基地,在服务本地中小企业、为他们创造成长机遇的同时,推动新技术落地,支撑公司全球研发,“我们正在就这方面作全面布局,围绕孵化模式、机制构建等与相关部门广泛讨论,最终希望通过实验室带动产业发展,并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

劳弗也表示,作为一家全球性企业,达索强调本地化,“我们与本地经销商紧密合作,不断提升他们的技术能力,确保我们的解决方案能更好落地实施。”而这也进一步印证了他们所坚定秉持的原则——“在中国、为中国,和中国一起成长”。

英威达:将在上海打造未来化工新形态

同样看好上海发展前景的,还有化工巨头英威达。谈到投资上海体验,英威达亚太区尼龙上游业务副总裁李凯表示:“过去10年,我们在上海投资20亿美元,近期的两项投资均入选市级重大建设项目。”之所以投入巨资建设上海工厂,就是因为英威达预见到,中国将是全球“尼龙66”需求增长的中心。作为汽车、电子电气、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关键新材料,“尼龙66”具有强度高、耐高温、耐磨性、耐化学腐蚀等诸多特性。

正如李凯所言,自2014年以来,这家全球领先的化学材料企业已在上海化工区累计投资超过140亿元。其中,2022年落成的己二腈生产基地总投资超70亿元,年产能40万吨。它的投产,助力上海成为全球最大的“尼龙66”综合生产基地,以及该材料的全球价值链关键环节。

此外,李凯对于上海优化营商环境的持续努力给予高度评价,“政府通过持续简化审批流程、提升服务效能,为企业释放积极信号。”下一步,他们将聚焦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3个方向,进一步加大在沪开拓的力度,“很荣幸上海工厂在去年被评为智能工厂,未来,我们将在上海持续塑造未来化工新形态”。

德凯集团:上海城市活力无与伦比

作为全球领先的检验检测机构,德凯集团25日分享了在沪发展的体验和成果。执行副总裁、亚太区总裁林一墨强调,中国是德凯全球增长的重要引擎,过去15年,公司在上海的业务发展长期保持两位数增长。值得一提的是,德凯集团于2008年在沪设立的德凯质量认证(上海)有限公司,为集团的海外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服务范围涵盖进出口检验、检测认证等关键领域。

虽然身为首次参加全球投资促进大会的“新人”,但林一墨对上海的优势了如指掌。他表示,上海的制造业正向着高精尖方向快速发展,医疗设备、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创新产品的复杂度持续提升,整个产业也正体现出鲜明的可持续发展导向,加上政府在推动本土投资和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这些都为外资企业在沪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上海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拥有许多极具创造力的公司,这在世界城市群中都是无与伦比的。我迫不及待地希望在此见证未来的新变革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