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

产业概况: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是临港新片区布局发展的重要产业。从2007年开始,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品牌整车和新能源整车项目、奔驰再制造、延锋百利得等行业领军企业纷至沓来,一大批上下游产业配套企业落地,构成了功能齐全的产业批上下游产业配套企业落地,构成了功能齐全的产业链,临港汽车产业的集群集聚态势初显。2018年,上汽大通EV31项目整车下线,进一步丰富了临港新能源汽车的种类。同年,世界电动车产业巨头特斯拉落地临港产业区,是上海历史上最大的外资制造业项目,也是中国国内电动车外资股比开放以后第一个项目。2018年,临港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达380亿元。

临港新片区已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升                    到国家战略,依托特斯拉、上汽荣威等顶尖企业,围绕产业链上下游招商,积极洽谈一大批企业,基本形成国产自主品牌、外资顶级品牌与造车新势力同台共舞,建成项目产能持续攀升、在建项目加速建设达产、储备项目加快选址落地的良性发展格局,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未来5年,临港整车产能可达到90万辆/年,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000亿元。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创新及产业化方面,临港已建成上海临港智能网联汽车综合测试示范区,无人智能网联汽车封闭测试和体验区总面积达7平方公里,已形成无人驾驶开放测试道路一期26.1公里,可全面模拟“高速+城市+乡村+物流+仓储"交通环境。依托无人驾驶综合示范区建设,临港新片区已经集聚地平线、同温层、主线科技、图森未来等一大批知名高科技企业。临港新片区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正在不断完善。汽车整车贸易物流基础设施方面,作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的上海南港,2018年实现整车装卸40万辆,排名全国前六;临港物流园区和洋山保税港区陆域部分,则集聚了宝马、大众、保时捷等知名车企亚太分拨中心,以及马士基等大批航运物流贸易服务企业。

目前,临港新片区除了上汽荣威、上汽大通、特斯拉3个整车工厂外,还聚集梅赛德斯-奔驰、诺信新能源汽车、延锋内饰等行业领先的汽车配套企业。中铝集团高端铝材项目、中车电驱动项目、圣戈班玻璃配套装配和物流中心项目、SAS项目、李尔汽车车椅项目、深园科技关键结构件项目等一批项目正在推进落地。

投资优势:                    临港新片区将从政策、资金等多个层面加强引导,更加聚焦"智能、互联、环保”等要素集成的未来汽车,选择最具科研技术实力和产业应用前景的创新项目,通过功能型平台来链接不同行业、产业,推动新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在临港已形成产业集聚态势,产业生态良好。临港新片区将依托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进一步强化区域辐射与经济带动作用,逐步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临港新片区丰富的国际标准厂房资源,为企业提供了多样的空间选择;全生命周期服务,为产业项目快速化落地提供了坚强保障。临港新片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聚焦“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领域,持续开展产业链建设,进一步丰富配件供应链,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力。

产业政策:                    政策配套方面,临港新片区是上海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的重要阵地,新片区特殊政策“50条”明确提出,支持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项目、平台优先布局、支持上市融资和股权投资等一系列有力举措。

招商重点:                    包含制造、应用、服务和功能平台四大类型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重点项目。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