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产业概况:                    临港新片区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主体承载区,目前正在全力推进国际智能制造中心建设。临港新片区将以技术创新为引领、多元场景应用为支撑,集合国际创新元素,能创新应用示范区。到2025年,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到2035年,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

依托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建设等产业基础,临港新片区目前已集聚了以中科院-脑智工程、科大讯飞、寒武纪等一批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平台和标杆企业。目前临港新片区人工智能产业已涵盖硬件、算法、应用等多个重要环节,为今后的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投资优势: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信息与创新中心、上海临港国际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基础性功能型科创转化平台落户临港地区,初步打响了“上海临港人工智能产业基地”的品牌。临港新片区建立与上海交大、复旦等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建立人工智能院士工作站,引进了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两家上海市级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导入了“世界顶尖科学奖项获得者论坛"等国际科技年度活动等举措,使得临港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已基本形成。

由上海国盛集团、上海临港集团联合发起设立的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首期目标规模人民币100亿元,基金采用直接投资和配置子基金相结合的投资策略,依托Al产业赋能机遇,聚焦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和关键应用。构建国际顶尖技术与本地广泛应用紧密结合的产业链、生态圈,聚焦创新策源、应用示范、制度供给和人才集聚,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发展的"上海高地”。

临港新片区将实施“临港新片区Al+”行动,引导全球人工智能最新成果在临港“先试先行”。京东Al、阿里云等一批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落户临港,显示着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功能在临港日渐突出。临港科技城入选首批人工智能试点应用场景榜单,打造世界级"Al+港口运输"应用场景。

产业政策:                    支持重大项目集聚。                    根据功能定位和产业基础,支持人工智能技术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航空航天等重点发展产业深度融合,                    支持人工智能产业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智能机器人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招商重点:                    人工智能技术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的深度融合项目;人工智能产业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智能机器人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项目;企业围绕人工智能芯片、核心算法、操作系统及基础软件、智能传感器等基础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开展攻关的企业;                    在临港新片区打造和丰富世界级的场景应用。

返回